若不是老師建議主題改為拍攝有記憶的小吃,我還真忘記這家我曾經很愛吃的當歸鴨了呢!鮮嫩的鴨肉、甘甜的當歸湯頭…
高三那年轉學來台中住在奶奶家,奶奶就住在莒光新城,記得那時候每天晚上,疼愛孫子的奶奶都會給我和弟弟買消夜吃,當時在三民路與錦中街口有許多好吃的美食:一品豆花、蚵仔煎、鹽酥雞、臭豆腐、炒花枝、當歸鴨…其中讓我最念念不忘的就是這家當歸鴨了,只是後來不住在莒光新城後,漸漸淡忘了這個帶給我美好回憶的食物。
後來幾次經過,店門口總是排了一堆人,基於不愛等待與人擠人,我總是跳過,這次我決定再次造訪!這又是一間沒有店名的店,店的外觀更是破舊不堪,又是一個隱藏版的美食,而且這家店的營業時間是晚上消夜時段,也就是說我想當晚餐吃還吃不到呢,但正確營業時間據說是不一定,店內也沒有明確標示,老闆只說賣完就沒了,唯一可以知道的是週日公休。
不管你是外帶還是內用都必須排隊點餐,如果是內用,點完餐之後可能就要在旁邊等待著空位的出現。在排隊點餐時旁邊就是滷味放置區,看著這一堆滷味會忍不住的讓人想多點一些,我去的時間約晚上10點多,其實算是早的,但滷味已經少掉許多了呢…
終於輪到我了,我開心的點著餐,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吃了!
我與朋友各點一碗鴨肉冬粉與麵線,從以前到現在,我總是點冬粉的習慣還是沒有改變。小菜則是點了米血、鴨胗、鴨肝、鴨心、海帶、豆皮,小菜全部100元,很幸運的我們拿到的是一整隻鴨腿肉,不知道是不是較早到的緣故。不過後來好友說他的麵線是米粉,看來是送錯了,但他說米粉一樣好吃,所以就不計較啦!
這裡的鴨肉真是嫩又多汁啊!!一般來說,鴨肉的肉質較硬,所以有些人會不喜歡,但這裏的鴨肉會讓你覺得你是在吃雞肉吧,不!有些雞肉都還沒他嫩呢,真的不需要我多說,你們看看照片就會相信了…
看看牆上的價位表,最貴一碗也才60元,真的是很划算耶,尤其在這個物價上漲,什麼東西都貴鬆鬆的年代,我覺這真是一道物美價廉的極品美食,難怪沒有店名、外觀破舊,人氣卻只增不減。
本來想好好的邊吃邊拍照,可是店內空間相當狹小,大概放了七張桌子,每桌都緊鄰著,所以要動來動去的拍照很不容易。加上外面站著許多虎視眈眈等著我的座位的客人,所以實在不好意思耽擱太多的時間,因此這次的拍照是最不自在的一次。
趁著結帳時再拍一下由內往外看的場景,還有老闆剁鴨肉的畫面,赫然發現此時外面還是排了好多人呢,瞧瞧這些客人們多麼期待的眼神啊…
在這寒冷的冬天裡,你是不是也想來碗熱騰騰又香噴噴的當歸鴨呢,他曾經陪我度過剛上來台中的學生時光,不僅是在冷天裡讓我身體暖活起來,更有奶奶疼愛我們的溫暖!
對了,附帶一提的是這家當歸鴨與隔壁的大富餐便當店是共用店面,白天大富餐賣便當,晚上換當歸鴨營業。而大富餐的便當可是相當好吃、豐富又便宜呢,推薦大家有機會也可以嚐嚐看喔!
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
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
黑白切-豬油拌飯
我不是吃豬油拌飯長大的,對我來說,我的童年記憶裡沒有這一項食物!但自從弟弟跟我介紹之後,我愛上了這種充滿濃濃傳統台灣味的食物…
我想若不是口耳相傳的經人介紹,這隱身在巷弄裡的小吃攤恐怕很難被發現,但或許是口耳相傳的功力強大,我想現在許多人應該都聽過這間小有名氣的豬油拌飯吧,只是他在所在位置確實不容易讓人找到。
不過現在在週遭的路口多了一些看板,可以讓慕名而來的饕客們更容易找上門囉。後來才發現他就是位在東興市場附近,而小時候就常常陪奶奶去東興市場買菜,讓我對他多了種莫名的親切感。
這裡的特色就是沒有菜單,除了豬油拌飯與肉粥是每碗10元之外,其他大多是憑印象或是看別人點些什麼,價位也不是很清楚。後來據老闆娘說這邊大都是做熟客,所以大家都知道賣些什麼,人氣商品就是燒肉、炸豆腐。
所有小菜、湯類等零零總總有十二項,每份都賣三十元,大份則是六十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每當客人點完餐後,店員幾乎都會問要不要一份燙青菜,後來發現他們燙青菜也會淋上豬油,老闆娘說他們有別於別人加肉燥,淋上豬油反而更香又不會太鹹。
這裡的主要客群是中國醫與台體的學生,現在漸漸也有中技,甚至較遠的中興、東海的學生都會來吃,老闆娘說他喜歡做學生族群比較單純,又因為大家都是學生身分,所以賣了這麼多年,即使物價上漲了,他還是不忍心漲價。
不過雖說每樣食物的單價便宜,但就會忍不住點了許多,最後的結果還是沒有便宜到哪裡。我與朋友二個人點了三碗豬油拌飯、一碗肉粥、燒肉、炸豆腐、香腸、燙青菜、粉腸湯、隔間肉湯,總共也要220元,平均一人要110元,辜負了老闆娘體恤我們窮學生的美意了。
在拍照的時候,老闆娘與店員都相當害羞的不敢入鏡,直說自己…歐巴桑不好看!!
不過看到我們瘋狂的拍照之後,老闆娘終究忍不住前來跟我們聊天,也就趁機與老闆娘閒聊一下。
他說一開始是在五權路的二信門口販賣,從晚上10點賣到凌晨5點,在九二一地震之後才搬到現在的店址,(其實距離並不遠),搬到現在店址後營業時間也提早,也因為請了人手來幫忙,所以凌晨3點老闆娘就先上去休息,讓員工們去收拾了。後來又在同一條街上開了第二家店,交由他的大兒子來經營,營業時間則是接續著總店從凌晨3:30賣到早上這個時段。
老闆娘說賣豬油拌飯前前後後也23年了,雖然店名叫黑白切,不過他特別註明是「萬家黑白切」,想當然爾是老闆姓萬,他說如果是老客戶都會特地註明是萬家的黑白切,因為後來附近幾個路口多了幾家都叫黑白切,甚至還有人謊稱是他們親戚開的分店。老闆娘說不會去和他們爭,但客人只要一吃,就知道味道不一樣呢!
住在台中的你,是不是也該去品嘗一下這好吃、平價的古早味…
我想若不是口耳相傳的經人介紹,這隱身在巷弄裡的小吃攤恐怕很難被發現,但或許是口耳相傳的功力強大,我想現在許多人應該都聽過這間小有名氣的豬油拌飯吧,只是他在所在位置確實不容易讓人找到。
不過現在在週遭的路口多了一些看板,可以讓慕名而來的饕客們更容易找上門囉。後來才發現他就是位在東興市場附近,而小時候就常常陪奶奶去東興市場買菜,讓我對他多了種莫名的親切感。
這裡的特色就是沒有菜單,除了豬油拌飯與肉粥是每碗10元之外,其他大多是憑印象或是看別人點些什麼,價位也不是很清楚。後來據老闆娘說這邊大都是做熟客,所以大家都知道賣些什麼,人氣商品就是燒肉、炸豆腐。
所有小菜、湯類等零零總總有十二項,每份都賣三十元,大份則是六十元。
值得一提的是,每當客人點完餐後,店員幾乎都會問要不要一份燙青菜,後來發現他們燙青菜也會淋上豬油,老闆娘說他們有別於別人加肉燥,淋上豬油反而更香又不會太鹹。
這裡的主要客群是中國醫與台體的學生,現在漸漸也有中技,甚至較遠的中興、東海的學生都會來吃,老闆娘說他喜歡做學生族群比較單純,又因為大家都是學生身分,所以賣了這麼多年,即使物價上漲了,他還是不忍心漲價。
不過雖說每樣食物的單價便宜,但就會忍不住點了許多,最後的結果還是沒有便宜到哪裡。我與朋友二個人點了三碗豬油拌飯、一碗肉粥、燒肉、炸豆腐、香腸、燙青菜、粉腸湯、隔間肉湯,總共也要220元,平均一人要110元,辜負了老闆娘體恤我們窮學生的美意了。
在拍照的時候,老闆娘與店員都相當害羞的不敢入鏡,直說自己…歐巴桑不好看!!
不過看到我們瘋狂的拍照之後,老闆娘終究忍不住前來跟我們聊天,也就趁機與老闆娘閒聊一下。
他說一開始是在五權路的二信門口販賣,從晚上10點賣到凌晨5點,在九二一地震之後才搬到現在的店址,(其實距離並不遠),搬到現在店址後營業時間也提早,也因為請了人手來幫忙,所以凌晨3點老闆娘就先上去休息,讓員工們去收拾了。後來又在同一條街上開了第二家店,交由他的大兒子來經營,營業時間則是接續著總店從凌晨3:30賣到早上這個時段。
老闆娘說賣豬油拌飯前前後後也23年了,雖然店名叫黑白切,不過他特別註明是「萬家黑白切」,想當然爾是老闆姓萬,他說如果是老客戶都會特地註明是萬家的黑白切,因為後來附近幾個路口多了幾家都叫黑白切,甚至還有人謊稱是他們親戚開的分店。老闆娘說不會去和他們爭,但客人只要一吃,就知道味道不一樣呢!
住在台中的你,是不是也該去品嘗一下這好吃、平價的古早味…
訂閱:
文章 (Atom)